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聚焦 >  >> 
世界快看:“高考屏蔽生”屡上热搜,消除“状元热”要从观念入手
来源: 中国青年报公众号      时间:2023-06-28 08:55:35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“某某中学同寝两考生成绩双双被屏蔽”“学生高考成绩被屏蔽老师激动欢呼”“女孩高考成绩被屏蔽4天小字显示全省前50”……最近几天,随着各地高考成绩正式放榜,以“屏蔽生”为主角的新闻话题频频登上网络热搜。

所谓“屏蔽生”,指的是那些成绩在本省(直辖市、自治区)排名较高,因此被屏蔽具体分数的考生。2021年2月,教育部发布通知,要求转变简单以高考成绩评价学生、以录取分数线评价高校的做法,严禁宣传炒作“高考状元”“高考升学率”“高分考生”等概念,此后,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纷纷推出类似政策,对高分考生的具体成绩与排名予以屏蔽。

对那些刚参加完高考、即将填报志愿的年轻人而言,成为“屏蔽生”,基本上等于全国名校均可“任君挑选”。因此,这些考生和他们身边的亲朋好友再怎么高兴、激动,都不会令人感到意外。然而,社会舆论对“屏蔽生”格外关注、屡屡将其推上热搜,却难免令人联想到还没有“屏蔽生”的时候,每年高考放榜后都会出现的“状元热”。

此前,高分屏蔽政策刚刚推出时,许多人都认为,一个简单的技术操作,就能起到让人找不到“状元”的效果,是遏制“状元热”的一步好棋。既然学校和媒体都失去了“状元”这个聚焦的对象,自然无从展开炒作,“状元热”也会因此降温。然而,当时的评论者没想到,高分屏蔽政策虽然模糊了“状元”的身份,却创造了“屏蔽生”这个新概念,给舆论提供了新的聚焦对象。

诚然,相比于过去的“状元”,“屏蔽生”人数更多,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“散热降温”的作用。但追根究底,舆论对“屏蔽生”的聚焦,在底层逻辑上与“状元热”并没有本质区别。不论是追捧一个高分考生,还是追捧一群高分考生,反映的都是在社会大众心中根深蒂固的“成绩崇拜”。

如果我们的社会想要转变简单以高考成绩评价学生、以录取分数线评价高校的做法,高分屏蔽政策这样的技术手段只能扬汤止沸、在短时间内“治标”。唯有在采取技术手段的同时,努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,为不同分段、不同学历的年轻人创造更丰富的发展机会,营造因材施教、有教无类、不“唯分数”的社会氛围,才能釜底抽薪,彻底实现“治本”的目标。

观察最近几年高考放榜后的舆论场,有关部门对炒作“高考状元”“高考升学率”“高分考生”等现象的打击,就像一场猫鼠游戏,恒常处于“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”的状态之中。媒体找不到“状元”是谁,就开始追踪高分段的“屏蔽生”;高中不被允许公布升学率和高分考生人数,就以“果园收成”“捕鱼渔获”等暗语发布喜报……如此种种,既令人哭笑不得,也令人感慨于某些社会观念的顽固程度。

对此,教育主管部门当然需要严肃纪律,堵住各种打“擦边球”的做法,社会各界也应协同行动,从观念入手,逐步改变公众对教育事业的认识,让人们认识到:相比于盯紧少数考生的成绩,让每个年轻人都有更好的发展更加重要。(杨鑫宇)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